close

(續)諾貝爾獎的光采


 


1953年,一位年輕的生化學家加入了李維蒙塔希妮教授的研究行列,他就是Dr.柯恩。他努力的設計一些實驗,希望能夠將這個神經生長因子純化出來,並將它的組成做個分析鑑定,直到三年後,這個研究團隊才初步從老鼠的腫瘤細胞中純化出一種神經生長促進物質,初始的分析發現這個物質裡頭含有兩種主要的組成份,就是胺基酸及核酸,為了想要知道這種神經生長促進物質的活性到底來自哪一種組成構造,Dr.柯恩推測,假如這個活性成分是一種蛋白質構造,理論上它會被蛋白質水解酶所分解而失去活性,再將經過蛋白酶處理過的這個促進物質拿去做胚胎神經細胞的實驗,看看有沒有神經細胞的增生,就可以知道活性的來源是否來自於蛋白質結構。以此類推,對於核酸也是相同的實驗步驟。因此,Dr.柯恩就利用許多種類的酵素酶來處理並實驗,直到有一次,他利用從蛇毒製造出的雙磷酯酶(Phosphodiesterase)來處理這個物質時,他希望這種酵素能將其中核酸結構物的活性給去除掉,結果出乎他的意料,因為他發現這個神經生長促進物質的活性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讓神經纖維增生更加的明顯與迅速,當Dr. 柯恩進一步去探查原因時,他發現蛇毒中的唾液裡頭存在著更高活性的神經生長促進物質,這個意外的發現讓這個研究團隊更積極的去尋找其他組織中是否也存在類似的物質。終於在1958年,他們發現在雄性老鼠的唾液腺中存在更豐富的神經生長促進因子。再經過進一步的研究,Dr.柯恩這個研究團隊真的以老鼠的唾液腺做材料而純化出神經生長因子(NGF),並且他們還製造出神經生長因子的抗體(Antibody),在後續的實驗中,Dr.柯恩可以用純化出來的神經生長因子來促進神經細胞的生長,而在加入神經生長因子抗體之後,神經細胞的生長就被抑制住了。後來,Dr.柯恩發現神經生長因子是由兩種型態的蛋白質結構所形成,具有活性的部份是由兩個相同的次單體所結合而成,其中每個次單體各含有118個胺基酸,所以神經生長因子是第一個被純化出來的生長因子。


在研究神經生長因子的這段時期, 柯恩 教授另外有一些新的發現,他觀察到當利用老鼠的唾液腺萃取物注射到新生老鼠身上時,除了神經纖維的生長受影響外,新生老鼠的睜眼時間也會提早很多,因此他認為在老鼠的唾液腺中應該還存在著異於神經生長因子的其他種類生長因子。


1959年,柯恩教授應聘到美國田納西州的凡得比爾大學生物化學系任職,並繼續生長因子的研究,在1962年,他果然又從老鼠的唾液腺中分離出另外一個生長因子,因為這個生長因子可以促進皮膚及眼睛角膜表皮的增生,因此他將這個新的生長因子命名為“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簡稱EGF)”,而在1972年,柯恩教授將這個表皮生長因子的組成及胺基酸序列鑑定出來,發現它是一個結構比神經生長因子更簡單的分子,主要是由53個胺基酸所構成的多胜肽結構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