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一系列『防曬大作戰』裡頭跟各位介紹的防曬概念都算比較深入的一些理論探討,許多朋友也許沒有很大的興趣,但是這些概念對想深入瞭解『防曬』這個大命題的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所以請大家稍稍忍耐聽我說一下故事。


以下要為大家介紹的是2003年的一篇研究,我用圖表來解說可能會讓大家清楚一點。



第一張圖表跟前面文章提到的紫外線A測定的臨界波長(Critical wavelength)有關,這張圖表就是在表示臨界波長的測定方式與含意。前面提過在2000年,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提出要在美國的防曬產品上標示『Broad Spectrum』需要符合兩個條件,第一就是SPF需在15以上,第二就是臨界波長要在370 nm以上,而且PA或者PFA要在4倍以上。而臨界波長是該防曬產品經測試能阻斷90%紫外線的最大波長,所以臨界波長越大,對紫外線的防護效果越好。


以這張圖表為例,大家可以看到所測試產品的臨界波長為382 nm左右,這代表這個防曬產品可以阻絕掉波長382 nm以下的紫外線達90%。我想這樣的解釋大家應該非常清楚了吧!而臨界波長跟甚麼東西有關呢?大家繼續往下看。




這張圖表在告訴我們1997年(紅色部分)與2003年(藍色部分)在美國辛辛那提附近銷售的的防曬產品(這個研究是在美國辛辛那提做的)裡頭防曬成分的變化。以第一個成分Octinoxate來說,1997年與2003年使用這個成分的變化不大,大家可以看得出來,兩年間變化最大的是在UVA-1區域部分,(也就是紫外線波長340-400 nm這個最難防護的區塊)其中的Avobenzone及Zinc oxide(氧化鋅)添加量有非常明顯的增加。這代表大家對UVA(尤其是UVA-1)的防護觀念增進不少。




這張圖表在告訴我們美國國內對於SPF的概念也在逐步修正,90%(50%+40%)的產品都將SPF提升到至少15以上,我想這是因應2000年美國皮膚科醫學會的那項準則的關係。




這張圖表則是針對UVA防曬的研究結果,在1997年的產品標示有含UVA-1防曬成分的比例只有27%,但是到了2003年則增加到56%,這除了表示大家對UVA-1防護的重視以外,想要讓產品的臨界波長超過370 nm,一定要加入UVA-1的防曬成分(詳情請往下看)。




這張圖表是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張,左邊縱軸是臨界波長(Critical wavelength),橫軸是產品中有沒有加入UVA-1防曬成分。當產品中沒有加入UVA-1防曬成分(藍色部分都沒有超過370 nm的橫線)的時候,測試出來的臨界波長都不到370 nm(如前所說的,370 nm是美國皮膚科醫學會建議的規範之一),而在添加了UVA-1防曬成分的產品中也不是每個產品都會達到370 nm的臨界波長紅色部分有一半以上在370 nm的橫線以下),如果添加的成分濃度不夠的話,產品的臨界波長還是會低於370 nm。


這就是我常給大家的建議,SPF及PA值很重要,但是防曬成分的選取可能比SPF及PA值更重要,即使加入了UVA-1成分的產品,在濃度不夠的情況下,臨界波長還是不足的(代表對UVA-1的防護能力不夠)。





這張圖表是最後的重點摘要:


1. 裡頭提到美國FDA通過Avobenzone及氧化鋅可以作為UVA-1的防曬成分後,對美國防曬市場的衝擊蠻大的。


2. SPF4-14的產品漸漸被市場所淘汰。


3. 在美國市場上標示含有UVA成分的產品中,有一半以上並不含UVA-1的防曬成分(這點應該可以做為國內消費者選擇產品時的參考借鏡)。


4. 產品中含有UVA-1防曬成分對防曬來說是必須的,但是即使加入了UVA-1防曬成分仍然不足以讓產品的臨界波長超過建議規範的370 nm(這也是消費者常常陷入的迷思,以為SPF及PA值OK,成分則不是重點,希望這裡的說明能打破大家的迷思)。


5. 這篇研究的最後一個摘要重點是,經過作者的研究,他們認為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AD)在2000年提出的建議規範中,其實臨界波長就可以作為單一篩選的指標。


以上的說明希望能讓更多的朋友清楚瞭解,對防曬產品的選擇其實並不是如目前市場上廠商教育的,或者一些網路傳言所說的,或者像一些名家自認為的那麼簡單,希望在陽光越來越熾熱的季節來臨前,這篇文章可以給大家一些新的啟示。



Dr. Hsieh 2007/6/6 於高雄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